这期小编跟大家一起分享一种既有实力又有颜值的蔬菜——茄子的种植方法!
茄子原产于印度热带的森林腐殖土,所含维生素P和E远高于其它蔬菜,还富含蛋白质,以及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。茄子做出的美味菜品也很受欢迎,比如炸茄盒、茄子煲、鱼香茄子、凉拌茄子,还有近年来吃货们热衷的烧烤茄子等。
茄子在南北地区皆有种植,是夏季主要蔬菜之一,但同样是种了多年的茄子,为什么人家种的茄子产量高品相好,收入比你高出一大截呢?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茄子种植丰产增收的妙招,让你走向人生巅峰,让梦想照进现实,赶快来接招吧。
❖春提前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、对病害多抗的品种。
❖秋延后栽培选择耐热、耐湿、抗病品种。
蜀信种业结合市场需求经过杂交培育,优选提纯的早、中、晚类优质茄子品种,可适合全国大多数地区不同季节种植 。
三月茄、早丰竹丝茄
蓉杂茄3号:
极早熟、抗病性好,
单株结果多,果实棒状,
果长约30厘米,
肉细嫩,商品性好。

蓉杂茄8号:
果实粗棒形,
果皮光滑,紫黑油亮,
质地细嫩,对青枯病、
绵疫病有较强抗性,
适合多种烹调菜式,
更是烧烤茄**品种。
墨龙长茄:
中晚熟,植株生长势强,
果实长圆柱形,黑紫色,
果肉细嫩,品质好,
座果率高,商品性好,
亩产可达5000kg,
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。
❖种植户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经济效益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。
选择土壤疏松,肥力充足和排水性良好的土壤,光线充足的地带,将土壤深耕曝晒,在肥沃的土壤里,**花分化期比在瘠薄的土壤里大为提早,开花期及开始采收期也提早。茄子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,土壤水份不足易导致落花落果。 茄子对温度较为敏感,既怕严寒又怕酷暑,一般要求白天温度在25℃到30℃之间,夜间15℃到20℃之间,温度低于15℃,生长就会变得缓慢,可能还会导致落花,低于10℃时茄子的新陈代谢就会失调;而当气温高于35℃时,茄子花器会发育不良。因此茄子多为春秋季种植,播种期一般在每年12月份左右,温床育苗,3-4月份定植,5月上中旬始收至夏末。茄子宜在浸种催芽后播种,使出苗整齐迅速。每亩用种量为20克左右。
幼苗期需要的水分相对较少,成长期所需要的水分相对较多,收获时所需要的水分是**的。茄子要丰产,施肥很关键,定植前施足底肥,在苗期要轻施肥,茄子进入结果期后,此时门茄开始生长膨大,所需营养比较多,每亩可追施1500公斤的粪肥,也可以每亩追施10公斤左右的复合肥。一般每隔10天左右追施1次肥料,追肥**的时期就是在前批果已经采摘,后批果进入膨大时进行追肥。茄子对氮肥的要求比较高,尤其实在花开正盛的时候,如果缺乏氮肥,茄子植株也会发育不好,会影响茄子的产量。
为了减少植株养分消耗,使植株多开花结果,要进行整枝打叉,**果以下的侧枝应打去,留主干和**次分枝,上面发生的分枝一般要剪除。强健的可再留一枝,每株茄子留2-3个枝条,集中养料以供早熟,通过对比,整枝比不整枝的早2-3苔花,多结3-5个果,前期产量有所增加,结果苔数可达7-8苔,每株20个果实左右。
茄子比较容易患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、绵疫病等,其中猝倒病主要在茄子幼苗期发病,可以通过多通风、透光和尽量少浇水来防治。枯萎病主要发病期是在茄子的盛果期,要特别注意,关系到产量,能不能大丰收就在这个时期了,可以通过高效、低毒、少残留的农药来进行防治。
进入市场主要以采收嫩果为主,当“茄眼”宽且明显时,要适时采收。采收频率增加,可以增加产量、提高品质。

近年来,随着栽培品种的不断更新,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,很多农户依靠科学的种植方法走上了致富之路:
一是利用极早熟栽培技术,选用早熟品种,如蜀信蓉杂茄3号具有极早熟、植株抗病性抗逆性好,单株结果多等特性,用塑料大(中小)棚加地膜覆盖栽培,将定植期提早到了2月底3月上旬,把茄子采收期提早到4月中旬,比正季栽培早一个多月,正好在春淡期间上市,则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。之后蓄留繁花或者在6月20日前,采收了三、四苔果以后,拔出植株栽培水稻,水稻收后再栽一季喜冷凉的蔬菜,可到菜粮双丰收。
二是采用夏秋茄子丰产栽培技术,选用优质的中晚熟茄子品种,如蜀信墨龙长茄具有耐热、抗病、高产等特性,于3月中旬播种,盖小棚进行育苗,5月中上旬定植于施足底肥的土地,做好苗期田间水肥管理,可从6月下旬开始采收至11月份,每季产量可达到5000公斤以上,盛收期7、8月正是蔬菜供应淡季,经济效益显著。夏秋茄在成都地区秋淡季7月到9月期间亩产量占82.8%,亩产值占78.7%,既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,又有较好的社会效益,同时不需要过多投入,是一种丰产高效的粮菜轮作栽培模式。
敲黑板圈重点茄子栽培丰产增收的妙招总结起来就是:选好品种,采用科学化的栽培技术,做好苗期管理整枝打叉,合理施用氮、磷、钾肥,适时增加采收频率,就能让你的茄子更加丰产。把握好种植时间,利用极早熟和夏秋茄丰产栽培技术,在春秋蔬菜供应淡季时期上市更能卖到好的价格。